为塑造有温度、有责任、有创新的品牌形象,全方位展现古园品牌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与社会责任,近日,滨海古园开展2025年度“中国品牌日”宣传活动,助力殡葬行业突破传统认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上海品牌”创建工作中,古园始终将绿色生态理念与生命文化传承融入服务创新。此次以“思念之舟”海葬公祭活动和“安闲苑”节地生态葬墓区为核心载体,通过线上平台开设品牌专题,持续发布品牌故事与活动动态,向公众展现殡葬
晨雾未散,松柏含翠。5月26日至5月29日,由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主办,北京天寿陵园承办,北京市昌平区第八届“公益生态葬暨集体追思仪式”圆满举行。66位选择回归自然的逝者,在亲人注视下与大地相拥,以草木为碑、清风为歌,演绎生命最本真的循环。本次公益生态葬是北京市昌平区民政局推行的免费安葬的惠民政策,与传统殡葬方式不同,公益生态葬采用自然节地葬的方式。葬后,骨灰坛自然降解并与土地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生态
【整理者按】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俊兰与上海福寿园建立了联系。福寿园在殡葬行业的创新模式及其领导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她。作为资深记者她开始持续关注福寿园,并做了不少深度报道。通过她的文章,让北京乃至全国民众了解了福寿园的文化与公益价值,给社会提供了一个看待殡葬行业的新视角。一、偶遇福寿园和福寿园的缘分始于一则上海老照片的报道。2007年初,东方卫视做了一个关于王开照相馆发现一批上海老照片的相关报道,
全力守护共同保障祭扫安全清明期间,每日晨曦微露,园区内随处可见工作人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指引方向的“导航员”,是默默付出的“清洁卫士”,更是解疑答问的“温情使者”,用细致与耐心化解难题,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QING MING祭扫高峰期,奉贤区民政局、公安局、海湾旅游区管委会等部门坐镇清明工作指挥部,现场部署。奉贤区副区长李慧,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萍,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陆骏敏,海湾旅游区党工委
{ 清风里的思念 }传/统/二/十/四/节/气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们通常用最朴素而真挚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迎接清明高峰,持续提供优质服务,我园已做好各项准备。轨交、自驾来园01轨交短驳车运营 3月8日(周六)—4月6日(周日)每天轨交11号线嘉定西站至清竹园往返短驳车已开通运营,具体运营时刻表如下。●高峰期短驳车人满发车,原则上最长不超过半小时一班车;●嘉定西往清竹园上客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红色血脉的汇聚地,在这里,一大批先辈用信仰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光荣篇章,激励着时代青年矢志不移、勇毅前行。本期我们继续与大家一起品读系列红色故事《永恒的赤诚》,从“烽火铁骑”“时代匠心”“暗夜潜行”三个历史切面,重温不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在1934年上海滩的腥风血雨中,一位身着牧师袍的古玩店老板成为改写历史的关键人物。董健吾,这位与宋子文、顾维钧同窗却选择隐秘战线的红色特
春山如黛,新绿初绽。3月12日,松鹤墓园以一场静默而深情的生态环保葬仪式,诠释了生命与自然交融共生的永恒诗意。ARBOR DAY生态环保葬32位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可降解的环保容器中,与泥土、种子一同轻覆于草坪间。以根系为碑文,让生命化作春泥滋养新生绿意,在循环往复中完成与大地的永恒对话。这场仪式延续了松鹤墓园的环保理念。通过生态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形式,将传统殡葬的沉重转化为对青山绿水的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并践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近日,上海滨海古园古园开展“学雷锋 筑温馨”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对内构建“全时全域”服务网络、对外搭建“直观可感”宣传平台,在春意渐浓的时节呈现有温度的殡葬服务。休憩设施焕新颜,细微之处显关怀一场园区服务提升行动,将墓园公共休闲设施的布局优化融入到殡葬民生服务之中。志愿者分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