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服务两不误,别样清明一样情
防疫、服务两不误别样清明一样情
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时期的上海滨海古园一改往日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严格的防疫举措和新颖的“代客祭扫”服务。早在清明前半个月,滨海古园便认真筹划清明期间服务举措,提前半个月上线了“网络祭扫”和“代客祭扫”服务,提倡线上‘云祭扫’、线下‘代祭扫’的方式,既能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也能让市民表达对亲人逝者的哀思。
提前预约少聚集、有序入园重防疫
清明前期,滨海古园根据防疫工作要求和上级管理部门指示,提前发布安民告示和清明期间祭扫服务指南。在清明高峰期间采用“预约制”来掌握人流高峰,通过市民预约信息重点布控,清明期间预约成功的市民在入园时需配合出示绿色健康随申码、做好体温测量后方可入园祭扫,整个过程流畅有序。
代客祭扫重标准、全程管控提服务
制定“代客祭扫”服务标准,要求参与“代客祭扫”服务的党员干部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服务,擦拭墓碑、摆放鲜花、诵读寄语、鞠躬致敬等流程一样不落,将客户的思念传达到位,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将服务流程上传至代客祭扫软件后台,由后台工作人员对服务过程进行审核,确保代客祭扫服务不打折。
响应国家哀悼日、缅怀逝者英雄情
提前发布4月4日清明节当天开展全国性哀悼活动的通知,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以及长眠古园的逝者表达深切哀悼。4日上午十点,古园全体工作人员、前来祭扫的市民均站立默哀三分钟,园区外汽车哀鸣、一品园内下半旗致哀,对逝者表示深切哀悼和缅怀。
尽管今年的清明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但古园积极开展的防疫举措和广泛宣传文明祭扫新风,提倡群众用新型祭扫方式怀念逝者、寄托哀思,引导群众安全、环保、文明过清明的方式也吸引了《新民晚报》、《东方网》、《青年报》、《新闻晨报》、《劳动报》等媒体进行报道,“代客祭扫”服务更是吸引了日本《读卖新闻》和NHK新闻社等国际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