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生命 教育之境
4月2日,滨海古园爱心苑,万里无云。最美人间四月天,爱心苑内的花木在雨后愈显生机,而爱心碑前肃然直立的一群年轻身影更是引人注目,给整个苑区带来了青春的气息。
01、礼敬生命 教育之境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滨海古园第十届爱心祭仪式,作为爱心志愿者前来参加活动的是奉贤平安学校小学部的32名师生代表,他们将为安眠在此的孤寡老人和“无主”骨灰逝者追思祈福。这是古园爱心祭活动持续举办十年来志愿者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次。
仪式上,小志愿者们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悉心擦拭墓碑,缅怀先人,在墓区内的树上系上风铃,为逝者祈福。他们当中有的曾参与过家族祭扫,对祭扫习俗有所了解;有的是第一次参加,在仪式结束后表示心灵受到触动;有的交流说收获良多,体会到生命的有限和无常,一定要珍惜生命,不要虚度年华。
02、礼敬生命 教育之境
此次活动也给古园持续开展的生命文化教育实践留下了特殊而宝贵的一笔。《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世间头等大事是生命,教育最高的境界是习得天地间最大的德,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祭祀礼仪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是每一个人学会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重要课堂。古园自建园以来,谨存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不断通过理论和实践探索葬祭文化的社会教育意义,对内对外开展生命文化教育。
03、礼敬生命 教育之境
爱心祭活动作为其中的重要实践形式,多年来在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而本次仪式因为孩子们的志愿参与而更多了一份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从中看到了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的积极成果,看到了古园持续将生命文化教育探索成果对外辐射得到的共鸣和应答。孩子们走进墓园,心怀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素不相识的人们献上一份善意和温暖,这是全社会对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生命同理心的下一代的教育愿景所在,也是古园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美好初衷所向!